你的位置:leyu啥牌子 > 新闻动态 > 巴西希望向中国取取“数字经”

巴西希望向中国取取“数字经”

发布日期:2025-04-17 09:17    点击次数:152

  近年来,随着中巴合作不断深化,中国数字化技术与经验逐渐走进巴西。在这个地球另一端的国家,中国数字化落地是否顺利?前景又如何?

  在3月25日巴西科技与创新部举办的“中国数字化进程”专题研讨会期间,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邱泽奇接受本报记者专访,探讨了中巴数字经济领域合作的现状与未来。

  亟需解决数据本地化问题

  邱泽奇指出,巴西数字化进程具备优势,但同时也存在一定缺陷。在基础设施方面,巴西起步较早,早在1995年就成立了专司通讯管理的政府机构。在运营商管理方面,巴西采取了全面市场化的政策。这一方面通过市场竞争压低了服务价格,使巴西的基础流量包等网络服务价格相对便宜,但也埋下了隐患。如今巴西的几大运营商中,Vivo归西班牙集团所有,Claro则是墨西哥企业,这意味着国家难以控制通讯接入,基础接入数据也不掌握在巴西手中。数据是未来大国间进行人工智能与数字化竞争的核心“原材料”,因此数据的本地化是巴西未来亟需解决的一大问题。

  在应用软件方面,巴西一些应用软件开发能做到“既好且快”,如现在普及率较高的二维码支付,就在近三年间伴随着互联网经济高速发展得到开发和普及。同时巴西政府通过央行控制支付环节,也基本实现了政府监管“一步到位”。但是,巴西本土应用软件较少,领域局限,日常通讯、社交高度依赖外国应用,做不到将数据留在巴西。一旦支付功能与这些国外社交应用绑定,可能导致大量敏感信息外泄。

  巴西政府敏锐地嗅到了当前发展机遇。巴西科技部副部长恩里克指出,如果巴西错失参与数字化进程机会,就将落后于全球数字化浪潮。他向记者表示:“我们尤其关注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,同时也关注这类技术所需的设备开发。我们希望与中国展开深入交流与合作。”

  热门应用软件“师从中国”

  邱泽奇表示,巴西1987年就接入了互联网,但对于数字化的认识则经历了很长的过程。在这方面,中国有太多经验值得巴西借鉴。

  一是基础设施的整体布局。中国是将基础设施作为国家公共服务来布局的,政府通过税收政策支持运营商高质量服务,使中国实现了通信网络“全覆盖”。但在巴西,5G信号大多只覆盖了建筑物内部,一旦到了户外,手机往往只有4G甚至3G信号。因此基础设施布局是巴西的潜力领域,也是向中国“取经”的领域。

  二是应用软件的开发。中国的应用软件种类丰富,覆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,且同社交功能结合紧密。巴西的本土应用较少,实用性低,领域亦局限。在开发层面亦可学习中国经验。

  三是效率提升。从基础设施到应用开发,数字化的最终落脚点始终是提高经济产出。巴西在这方面的考虑还处于初级阶段,在制度设计层面也有不足。例如我国已经实施的大模型备案制度,巴西政府尚未有相关建立意识。

  在近年巴西数字化进程中,“中国身影”随处可见。从在线支付到生活服务,许多巴西热门应用软件所属的互联网公司都坦言自己“师从中国”。邱泽奇表示自己非常看好中巴两国在数字化领域的合作前景。他指出,中国与巴西同为发展中大国,巴西未来需要高度关注数据本地化,中企则可以主动作为,与巴西合作建立本地数据中心等。邱泽奇指出,巴西政府对于设立本地数据中心的积极性很高,而数据中心稳定运营的前提是电力能源供应。中巴数字经济合作项目与能源电力项目可以实现“联动”,在能源与基础设施领域为两国合作保驾护航。